| 作者: Infinite ( 2025/10/21 22:07)
阅读量: 27 |
已辟谣!具体内容明天发,今天没时间了
转自各大新闻网,有改动
最近,四川成都,迎来多所“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学校【免除小学毕业考and中考】和“初高”六年贯通式【免除中考】学校。当地教育局官网相关政策解读显示,贯通式培养是有序推进中考改革的尝试。成都市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相关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
该政策旨在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当地教育局官网相关政策解读显示,贯通式培养是有序推进中考改革的尝试。试点学校包括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等,采用电脑随机摇号方式确定生源,避免中考分流,深受家长欢迎。未来是否推广需看试点成效。

(0)
Infinite (2025/10/23 22:54)
8192Bit, 真的[喜]
MoyeYang (2025/10/22 22:27)
长篇大论致歉。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合,请客观,理性,辩证看待问题。
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其实有些时候还是不动比较好,就比如说我们江苏前几个月推行15分钟课间,其实前一天晚上我就看到了相关视频,但心想着不可能改到我们这,就没点进去看,结果第二天,学校就要实施。但代价是什么呢?结果只是形式,只有两个课间是15分钟,剩下的是5分钟眼保健操+10分钟课间,早读和第一节课的课间还被压至5分钟,最后还要晚10分钟放学。由此可见,任何改革都有两面性,没有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政策,可能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落地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国家也无能为力,只能是一个很鸡肋,让所有人都难受的结果。
前几年国家一直提倡“双减”,结果反倒获得了相反的效果,国家查违规补习班,补习班不上课,家长反而更焦虑,国家查违规补课,但就有人在周末假期学,国家限制作业量,但就有人做的比别人多,每当有人视察,学校公告栏里贴的“作业”永远“货不对版”,再加上必选的“开放性”作业也加重了学生负担,小学时我们常笑话说:“‘双减’乃‘双增’”就像我们物理老师说的:“只要中高考政策不变,‘双减’就是形式大于意义。”国家一边说着反内卷,一边把高中录取率卡在50%,势得其反,在小升初的时候就有各种“内部招生”,要么托关系,要么凭实力考进去,到最后看似“公平”的摇号实则也有内幕,不瞒你们,我小升初就是考进去的,我也是有内幕的,我也占用摇号名额,而为了不暴露,那些人明明知道是谁考进去的,我们还要矢口否认,而那些“公平”的摇号招入的学生又拖累了好学校的生源,就单凭我们的下一届和下下一届的表现就能看出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体育中考加大我们的焦虑;国家规定的教辅烂的像屎但为了应付检查还是要做,但老师还会打印一堆额外练习;教育局规定8:00之前到校不算迟到却还是一个不落地7:00到班,等等。
没有人愿意内卷,没有人愿意学,就像我们化学老师说过:“没有人愿意12个小时雷打不动的学,没有人沉迷学习,我要是有1000万我直接存银行吃利息,那我绝对不会送我孩子上学。”但没办法,我们只能去学并尽量学好,“既来之,则安之”可能你真的不擅长学习,可能你真的在某方面很突出,但我们只能说你很不幸,因为这个时代就是以学习作为评判标准,我们只能想尽办法去贴合这个标准,我也希望将来这个标准会更好,更完备,但我们肯定享受不到,这所谓“时代的红利”,只能由我们的下一代或是下下一代受用了。
ziyang-bai 
(2025/10/21 23:27)
盲猜之后初高中摇号上,好的官立学校全是纨绔子弟,择校费复辟。。
8192Bit (2025/10/21 23:18)
从成分上大学到摇(guan)号(xi)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