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8192Bit ( 2025/09/03 12:06)
阅读量: 28 |
我们常常听到"Qt平台"的说法. 这篇杂谈会简单讲述诺基亚选择Qt的历史背景与渊源.
8192Bit 
(2025/09/14 17:47)
(四)Qt终于来了
其实诺基亚早就料到了上述的问题。诺基亚在自己老家芬兰四处打探,看见隔壁挪威有个叫做Trolltech的公司,做UI界面做挺好,嵌入式也搞得不错,于是财大气粗的诺基亚就把Trolltech收购了,为的就是那个叫做Qt的神奇宝贝。
Qt入手之后,诺基亚并没有立刻把它实装到塞班上。直到2010年,预装Qt的塞班三发布才标志着Qt与塞班的正式融合。自此,诺基亚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现代意义上的触屏塞班系统。
塞班三针对v5的缺点,做出了以下改进:
1. 全面采用电容屏,推进双指操作的利用,Who wants a stylus?
2. 基本克服了S60 Avkon的史山逻辑,利用Qt逐渐把生动的用户控件搬进了屏幕中央。
3. CPU 680MHz起步,后期更是把ARM11超到了1.2GHz;全系普及GPU,除了可怜鬼500;加大内存,承载Qt框架。
4. 兼容性就随他去吧,反正现在我们有更牛逼的Qt!!!
手机市场瞬息万变,在诺基亚玩Qt的几年内,安卓苹果飞速崛起,姗姗来迟的塞班三,来的太晚了。(完)
8192Bit 
(2025/09/14 17:31)
4. 兼容性问题
最著名的两个例子:CorePlayer和早期QQ。
我们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反正CorePlayer一到v5上就开始抽风,怪谁呢?
v5发布后,腾讯还来不及做触屏版QQ,所以大家只能用虚拟键盘用v3的QQ。同时期也有一大批v3软件放在v5上就扑街,虚拟键盘满天飞。
8192Bit 
(2025/09/14 17:28)
3. 硬件配置
诺基亚向来以靠着塞班省性能的特点在硬件上抠门闻名四海,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v3机的GPU。这番举措导致大家都懒得兼容GPU,一个个都是靠CPU狂暴软绘图。到了v5时代,苹果生动的动画和特效单靠CPU软渲已经难以实现,甚至连v5本身的UI绘制都卡的一批。卡帧率?每次功能表滑动到还没滑动到过的地方就开始卡。(显然这是在把预渲染的svg的位图加载进内存)
反观投敌S60的骚尼爱立信,U8i直接搭载诺基亚想都不敢想的CortexA8,附赠PowerVR GPU,运行后来的Qt QML界面贼流畅。(感谢DogEZ的测试)看来大法还是用料足(笑。)
8192Bit 
(2025/09/14 17:15)
2. Avkon史山
这一点很值得讲。S60本是为按键机设计的,其逻辑也高度贴合按键逻辑。
手机的屏幕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状态栏,软件界面和软键区域。状态栏用于显示信号强度,电池余量,时间,软件名称和logo,分页指示器;软件界面用于显示具体的软件内容,下面会继续介绍;软键区域用来提示左右两个软键在当前情景下是干嘛用的。
S60默认只提供了“列表”(如功能表的列表视图),“网格”(如功能表的网格视图),“表单”(如编辑联系人界面),“设置”(如设置界面)几种简单的布局方法用于软件界面,想用别的就必须自己绘制。
而软键用于完成一些和上下文相关的功能,比如说我现在正在编辑联系人,那我软键就应该实现“保存”,“退出”等功能。
按键手机主要使用十字键和左右软键完成大部分UI交互,十字键操控上面所说的“列表”“网格”,而这就是按键手机的底层逻辑。
对于触屏机器,我们只需要上面一个通知栏,下面一个三大金刚或者苹果式的home键,其他所有相关的操作都应该在软件界面内完成。但S60v5脑子还来不及转弯,于是就有了屏幕下面横着的两个大软键,以及平乏无味的软件界面。
8192Bit 
(2025/09/14 17:03)
1. 电阻屏的锅:关于Palm,UIQ,WMPPC这些以电阻触屏为主要操作方式的系统为什么冷门,我暂且蒙在鼓里。也许电阻屏本身就是黑点。
诺基亚不上电容屏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1.电阻屏便宜。2.“照顾”东亚用户(四舍五入等于中国)的手写需求。你也可以看到5230背面直接就送一只手写笔,然而我是不太信服第二条理由的。咋指腹就不能写字儿啦?
8192Bit 
(2025/09/14 16:58)
2008年10月,诺基亚的第一台S60v5机型5800XM发布。众所周知,S60v5一经发布,大家立刻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主要的黑点有:
电阻屏触摸像史。
操作逻辑硬搬v3。
硬件配置一坨史。
兼容性也没多好。
接下来我们一条条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zzyh (2025/09/14 16:52)
8192Bit, 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