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菜单
日记 - 用时5小时,我征服了LinkBuds
* 日记 | MiraiSekaiP | 用时5小时,我征服了LinkBuds
Avatar 作者: MiraiSekaiP ( 2023/11/30 01:42)
预览: 23
耳朵真tm疼
这耳机戴好真tm难
学习成本有点高,花了5小时才学会
直接放成果
img
img

LinkBuds是索尼于去年2月发布的真无线开放式耳机,代号WF-L900,没错,LinkBuds还是有那个难记的名字
索尼的开放式方案不同于韶音的骨传导或是自家子公司ambie的耳夹式,LinkBuds依然采用了空气作为声音的传导介质
说人话就是,长的像个耳机的样子
但是,正如包装盒画的那样,LinkBuds在驱动单元(发声部位)那里挖了个洞
img
这个洞在耳道前面,相当于去掉了一般扬声器常有的振膜,从而让环境声音漏进来
初三物理课本介绍过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电流的磁效应,扬声器可将电场力转化为磁场力(高中物理更改为安培力),从而带动磁铁运动
而振膜,本来就是可以去除的,不过这样做会带来两个很大的缺点,漏音和低频不足
漏音问题索尼控制的很好,两个人头凑不到一起,对方是听不见耳机里的声音的
但低频不足是LinkBuds最大的缺点,也是优点之一,拿索尼的Headphones App调均衡器也无济于事
img
总之,LinkBuds是个中高频偏科生,偏的很严重,电子音乐基本没法听,但古典表现惊艳,就是一个高级真无线平头塞
调音风格还是索尼一贯的流行人声白开水,女声自带增强buff,所以用来听术曲还是不错滴,虚拟歌手的声音表现力不错

那为啥LinkBuds这么难戴呢?
还是和结构有关
最上面的两张图里,可以看见耳机由两个圆构成,插进耳朵里的是驱动单元,有着Sony标的是电路区域,上面隐隐约约还能看见一个橡胶圈,这是LinkBuds支撑的关键——弧形撑架
弧形撑架是和耳塞一样的存在,都是配件,不过撑架可以塞进耳槽里,起到支撑作用
再加上驱动单元的支撑,LinkBuds做到了既不入耳又支撑牢固,比那些带把的真无线(比如老生常谈的AirPods)还要稳,半入耳就不用比了
问题在于,耳塞只需要在意耳道直径的大小,而LinkBuds需要考虑整个耳朵的结构
世界上几乎没有人长着一样的耳朵,所以弧形撑架的大小、弧形撑架能否塞进耳槽、驱动单元能否插入耳朵,等等,都需要自己花大量时间去尝试
https://www.sony.com/zh-cn/electronics/support/articles/00276822
这是索尼的官方说明,特别长,也变相承认了LinkBuds确实难戴
我呢之前用的是XL号耳撑,结果耳道口那里莫名其妙的疼,取下耳机也是如此
结果是耳撑选大了,导致驱动单元塞进耳朵太多,挤得慌,用M号之后就没问题了
如果能接受学习成本的话,LinkBuds戴起来还是相当舒服的
不过由于支撑位点少,总给人一种耳机就快要掉的感觉,但实际上最好不要胡动,因为一动,本来不掉的耳机又被地板小精灵吞了
以及,由于特殊的支撑位点,LinkBuds实现了一种“伪空间音效”,向左转头右耳朵声音更大,向上抬头感觉声音向下,反之亦然,其实这是驱动单元“浮空”在耳道口导致的,转头导致声音传播方向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4号的软件更新增加了真·头部追踪,毕竟用的是和自家旗舰降噪豆一样的V1芯片,这不发挥发挥功效不行啊

LinkBuds的环境声无需多言,毕竟不是麦克风采集的,也就不存在风噪问题,同时声音更自然,也不存在部分降噪耳机“环境声是附属品”的问题,环境声大不大全靠你的听力(笑)
接着是LinkBuds的独门绝活——广域点击
依靠耳机内建的加速度传感器,你可以实现点击鬓角部位来操控耳机,换而言之,你的鬓角部位就是触控面板
img
原理是传感器感知到X Y Z三个轴的加速度突变
实测,扇自己大嘴巴子也可以实现操控
img
正在尝试激活广域点击的罗老师(大雾
实际体验很方便,不过索尼也保留了轻点耳机操控,原理就是把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
是的,这个方案又新颖,又不需要占用空间安放触控面板

接下来放点图
img
充电盒实际大小,长得像个小馒头

img
开盒(雾
值得一提的是,指示灯是呼吸灯,非常漂亮
以及,耳机及充电盒大部分材质使用从汽车工业废料中回收的ABS塑料,ABS手感很好认,玩过乐高的都知道,沾油利器(不

img
甘蔗纸包装盒
这个……有点白左参与的嫌疑
毕竟微软那个海洋塑料鼠标就是自家入门鼠标的同模换色,然后贵了一百,200多块,没有啥功能,品控极差
别问,问就是已经交了智商税了
索尼嘛,你不改包装是吧,我能让你退出西方市场
因为日本限定的某些产品以及金黑砖这些高档货不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自然没有纸包装盒

img
日式小户型收纳
从上到下依次是充电盒、弧形撑架(是相当于入耳式耳机耳塞一样的配件)、Type-C线、纸质说明
所有东西都紧紧的收纳在一个小空间内,果子你看看你(

总结
LinkBuds曾经首发价1199,今年双十一跌到了史低599,就连官价也改成了699
降噪豆这些也是一样的,索尼的价格跳水那是说跳真跳
其实LinkBuds之前,索尼就搞过开放式真无线——Xperia Ear Duo
刀剑神域粉可能会有点熟悉,毕竟它和亚丝娜有过联名(热知识:Aniplex隶属索尼)
只不过那副耳机用的是导音管实现的开放式设计,音质一坨
并且全金属材质使得重心不稳,跑起来耳机必掉,充电盒贼大,粉饼盒那么大,基本没有便携性可言……
或许这与它的定位有关——“私人助理”
那个时候初代降噪豆WF-1000X刚刚发布,谁也没想到这一发布就奠定了未来中高端真无线的发展方向——主动降噪
结果,开放式的先机被韶音掌握,这几年骨传导成为又一个蓝牙耳机的发展趋势
索尼首先拿三代降噪豆证明了自己还是降噪领域第一梯队的,在这个时候发布LinkBuds,确实是给了日益同质化的真无线市场一点新东西
索尼也知道上次Ear Duo的代价太大,所以这次保守了一点,增加了易用性,广域点击就是一个将创新、易用性和成本问题解决得近乎完美的功能
你说LinkBuds是智商税?我不这么认为
毕竟作为数码爱好者,追求创新是源动力
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源动力
所以啊,手机也好,耳机也好,各位都来整点让我眼前一亮的活吧
谁知道这一发布,可能就像小米MIX那样,决定了发展方向呢?
« 上一页 (第1837页 共4023页) 下一页 »
* (0) *
评论: (3)
* 日记 | MiraiSekaiP | 用时5小时,我征服了LinkBuds
官方QQ群-310379632
© DCMS-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