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DANK1NG ( 2023/10/25 23:37)
预览: 17 |
这一年来,技术调查组对飞机残骸进行详细检查,确定坠地前飞机关键操纵部件可能的工作状态,对100余件重要残骸进行实验,分析损坏原因;对机组成员的资质能力、航班运行、飞机适航维修、航空公司组织管理等情况开展调查;对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机场地面保障,旅客、行李、货邮的安检和装载,危险品载运等情况开展调查;结合相关数据对飞机最后阶段飞行状态进行分析,使用飞行模拟机和真机开展模拟验证。
目前事故结果还在调查中!
DANK1NG (2023/10/26 23:04)
GuGuan123_wap,我不是指对这个系统相关,而是事故原因
GuGuan123_wap (2023/10/26 23:00)
DANK1NG, 前面一段“但是本次的东航737-800并没有此系统”后面又来一段“但或许与此相关”,抱歉不理解

DANK1NG (2023/10/25 23:48)
以上这些都只是依据现有元素作出的比较符合逻辑的个人猜测,这些猜测也仅是作为业内人士为关注这件事的人作出的一点分析和解惑。我希望一切猜测都尽快平息,也希望真相就只是真相,希望它尽快揭晓,给民航界一个答案,也给大家一个交代。
DANK1NG (2023/10/25 23:48)
我再总结一下我的猜测,飞机巡航过程中,突发异常状况,机组参与处置故障,原因可能是由于内部货物行李起火爆炸,可能由于飞机结构断裂损伤,也可能由于相关程序逻辑错误导致飞机下俯,(前两者突发性较强可能性较大,后者进入需要过程,可能性较小),然后导致飞机状态瞬间急剧变化,致使驾驶舱内三人昏厥失能,飞机迅速下坠,7000多英尺时,舱内前两人之一苏醒过来,大力向后带动驾驶盘,此时飞机仍有动力,操纵面和液压可用,飞机成功改出复杂状态转为爬升,但是由于驾驶员刚苏醒能力不稳定,控制不了飞机或者是由于飞机关键操纵面缺失,升力不够,能量不足,飞机由爬升状态转为失速状态迅速下坠,最终损毁。
DANK1NG (2023/10/25 23:47)
还有如果这次东航的驾驶员在7000多尺下坠时有这么一个拉升的操作,至少有两点可以说明,第一点就是驾驶员在此时是有意识的,第二点就是飞机在当时阶段可控。如果操纵的驾驶员是有意识的,那么有个问题,是从初始到现在一直有意识还是先昏迷再有意识,若是一直都有意识,为何飞机在7000尺才有反应,难道不是进入失控的瞬间才是改出的最佳时机吗,而且另外两位副驾驶在做什么,不会所有人都在忙活飞机吧,要知道飞机的主操纵者永远只有一个,其他人从旁监控通话,还是那个理由,不会连说MAYDAY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是先昏迷再有意识可能会说的通,飞机瞬间失控,驾驶员刚要操纵或已经操纵但来不及通话,然后飞机状态极速变化,使三人迅速昏厥,下坠至7000尺时,前面两个驾驶员有人恢复意识,奋力带杆,使飞机从失控状态改出并爬升了1000多尺,但终因飞机能量不足,失速坠地。
DANK1NG (2023/10/25 23:46)
原因就在于波音公司开始打造737MAX的时候,他们在一架45年前的机体上安装新的庞大的省油引擎。由于这些引擎过于庞大,所以必须放在离机翼更远更高的地方,这样微小的调整使得飞机在起飞的时候,机身可能会因仰角过高而造成失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被设计了出来。它被用来调整飞机的仰角,当它侦测到飞机仰角过高,它就会自动压低机头,帮助飞行员压平飞机。系统之所以能够侦测到飞机的飞行仰角,是因为在机身上装有一个迎角传感器,如果这个传感器失灵,它就会向MCAS系统传递错误信号,试图从飞行员手里抢夺飞机的控制权。而当时飞行员并不知道有MCAS这么一个系统,更不知道如何关闭,波音公司对于这一统做了隐瞒。但是本次的东航737-800并没有此系统,但或许与此相关。
DANK1NG (2023/10/25 23:46)
飞行资料记录器显示,飞机在起飞爬升阶段,机头像被什么按下去,总是“倔强地”低下头去,而飞行员则奋力地要拉升机头以便爬升,这样撕扯多个回合之后,飞机失控,坠入深海。怎么样,是不是和这次东航的感觉很像,那么原因是什么呢?